首页 > 公司新闻
挖掘机的前世今生
在现代工程建设的宏大舞台上,挖掘机无疑是一位耀眼的明星。无论是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城市建设,还是穿山越岭的交通要道铺设;无论是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,还是资源开采的矿山作业,挖掘机那矫健而有力的身影随处可见,它以强大的力量和高效的作业能力,成为推动工程进展的核心力量。你是否想过,这个看似简单的 “铁疙瘩”,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呢?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挖掘机的发展历程,探寻它背后的故事。挖掘机的发展历程,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科技史诗,跨越了数个世纪,见证了人类智慧的不断闪耀与技术的持续突破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 15 世纪,当时意大利作为水上航运的重要枢纽,河道的疏浚工作至关重要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,一种淤泥挖掘船应运而生。这种挖掘船由两艘小舟并列组成,在侧舷之间巧妙地架设着类似水车的转轮,转轮的四角伸出木杆,木杆端部安装着铲斗。依靠人力驱动转轮旋转,铲斗便能够探入河底,铲挖淤泥。当盛满淤泥的铲斗旋转至顶端时,淤泥会顺着滑板顺利倾倒进船舱中 。虽然它的结构相对简单,铲斗容量一般仅为 0.2 至 0.3 立方米,但它却开启了挖掘机发展的先河,成为现代挖掘机的雏形,为后续的技术演进奠定了基础。
时光荏苒,到了 19 世纪,科技的进步为挖掘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。1833 - 1835 年间,美国费城的铁路工程师威廉・奥蒂斯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创新精神,设计并制造出了一台以蒸汽机驱动的吊臂式单斗挖掘机。这台挖掘机安装在铁路平车上,采用铁木混合结构,其吊臂回转依靠人力用绳牵引,通过不断延伸铁轨实现带状开挖,被人们形象地称为 “铁路铲”,也就是蒸汽铲。尽管由于奥蒂斯的英年早逝,以及当时专利保护不完善、人力成本低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这台蒸汽铲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,但它的出现无疑是挖掘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,标志着挖掘机从简单的人力驱动向机械动力驱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。
19 世纪 70 年代,美国掀起了大规模建设铁路的热潮,这为蒸汽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在这一时期,蒸汽铲的性能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提升,逐渐开始应用于铁路建设、开挖运河、露天矿剥离等多个领域。它的强大动力和高效作业能力,在这些大型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成为推动工程进展的重要力量。1880 年,一批以拖拉机为底盘的半回转式蒸汽铲问世,进一步提高了蒸汽铲的机动性和适应性。此后,蒸汽铲在技术上不断创新,如采用履带行走装置,使其能够在更加复杂的地形上作业。
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,1910 年,一台电机驱动的单斗挖掘机在美国诞生。电机驱动的挖掘机具有动力稳定、噪音小等优点,为挖掘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。同时,履带行走装置的应用也使得挖掘机的行驶更加平稳,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的工作环境。1912 年,汽油机和煤油机驱动的全回转式单斗挖掘机相继出现,这些新型动力源的应用,进一步丰富了挖掘机的驱动方式,提高了其作业效率和灵活性。1916 年,柴油发电机驱动的单斗挖掘机问世,1924 年,柴油机直接驱动开始应用于单斗挖掘机上。柴油机具有动力强劲、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,逐渐成为挖掘机的主要动力源之一。此后,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,轮胎式底盘也开始应用于小型挖掘机,使其在城市建设等领域的作业更加便捷。
20 世纪 30 年代,一种步行行走装置出现在挖掘机上,为挖掘机的移动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。这种行走装置使得挖掘机能够在一些特殊的地形条件下作业,如沼泽地、山地等,拓展了挖掘机的应用范围。40 年代,在拖拉机上配装液压反铲的悬挂式挖掘机出现,这一创新设计将拖拉机的动力与液压反铲的挖掘功能相结合,提高了挖掘机的作业效率和灵活性。而液压技术的应用,更是挖掘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。1951 年,法国 Poclain(波克兰)公司推出了世界一台全液压挖掘机,它采用道奇 4×4 改装的轮式底盘,前部为汽车驾驶室,后部为液压挖掘机,由控制台、液压臂、铲斗等组成的上车体,围绕底盘后轴上方的立柱旋转,正方形铲斗容积约 1 立方米。这台全液压挖掘机的诞生,标志着挖掘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。液压传动具有传动平稳、动作灵敏、能实现无级调速等优点,使得挖掘机的工作效率更高、性能更加稳定。随后,德国利勃海尔公司也在 1953 年生产出了世界上一台全回转液压挖掘机,采用正铲挖掘。从此,液压挖掘机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,引领着挖掘机行业的发展潮流。
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,液压挖掘机迎来了推广和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。各国的挖掘机制造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挖掘机的品种不断增加,产量也迅猛增长。在这一时期,液压挖掘机的技术不断完善,性能不断提升,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。1968 - 1970 年间,液压挖掘机产量已占挖掘机总产量的 83%,接近 100%,这充分证明了液压挖掘机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。在中国,从 1967 年开始自主研制液压挖掘机,上海建筑机械厂的 WYl00 型、贵阳矿山机器厂的 W4 - 60 型、合肥矿山机器厂的 WY60 型挖掘机等,是一批研发成功的国产液压挖掘机,它们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液压挖掘机行业的形成和发展,为中国的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持。
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,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,挖掘机开始朝着高性能、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。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挖掘机上的应用,使得挖掘机具备了更加优秀的控制系统,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智能监控。例如,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挖掘机的工作状态,如油温、油压、转速等参数,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,计算机根据预设的程序和算法,自动调整挖掘机的工作参数,以保证其处于较佳工作状态。这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,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,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,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如今,智能挖掘机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。它们集成了优秀的传感器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具备了更强大的功能和更高的智能化水平。智能挖掘机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,如地形、障碍物等,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,实现自主导航、自动避障和精准挖掘。同时,通过物联网技术,智能挖掘机可以将工作数据实时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,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挖掘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。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,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、提高设备利用率、降低运营成本。例如,通过对大量的工作数据进行分析,企业可以了解挖掘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,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进和产品优化;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,合理安排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,提前预测设备故障,避免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停工损失。